紫禁城与凡尔赛宫 展览展品运抵北京 18世纪的中法交往 17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相约千年)

北京海关通报称,一场名为“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所展出的105件珍贵展品已成功运抵北京。这些展品主要来自法国凡尔赛宫及其他机构的瓷器、绘画等珍品。据悉,此次展览将于4月2日至6月30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旨在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200字左右)

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末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

景观设计在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美国,欧洲又有多少年的历史?

一、现代景观设计中国大陆的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其中突出贡献者是俞孔坚大师。 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 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早在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而坚持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称为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而非当时普遍采用的landscape gardening(风景造园,或译为风 景园林),从而为景观设计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开辟的一个广阔的空间,绵延100多年。 19世纪60年Bliss夫人在Dumbarton Oaks开始她在景观建筑学的计划时,她打算吸引参与者去学习他们理论的历史;当她发现他们没有兴趣时,她邀请了历史学家参与这个计划。 欧洲和美国景观建筑学很晚才开始渐渐了解现代主义自我意识方面的内容,较之一些其它艺术要晚很多。 或许在这个过期的现代主义热诚的探索中,不混淆历史知识与希望抛弃的历史主义设计是很困难的。 英国的美国现代主义景观建筑学开始繁盛,但是——它完全不顾历史吗?——它不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法国现代主义时期。 法国现代主义与T.S. Eliot和Ezra的态度惊人的不相似,那些热衷于法国现代诗的美国人改变了他们自己的观念.二、古代的相关问题公元前1417~1379年,酷爱园林的埃及国王Amenhotop三世,为皇后在其家乡Akhmim城附近挖的人工水景池,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水景,比我国周文王的灵沼还早几百年.随后伊斯兰庭园的四方园水景开始出现并得到完善.而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喷泉为主的水景形式在欧洲园林营建中大行其道,其中以意大利的台地园为代表,将建筑与雕塑演变成欧式水景的主要表现手段,水体如同当时的园林形式,讲究黄金分割、规则对称,图案化与有序化,这都与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应物象形”的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随后的巴洛克时期,更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装饰华丽、充满张力的雕塑水景的盛期,水的应用更具有技术性与艺术性,并出现了借助风力、水力而产生无能无力或者音响效果的水景形式,以满足人们对水的把玩心态。 这种风格在17、18世纪受到欧洲王室的热衷和追捧,以教皇乌尔班八世、法王路易十四为代表的欧洲显贵建造的水景及宫殿园林,无不着重体现着一种宏大的气势,并造就了举世无双的法国凡尔赛宫苑水主。 这个时期的喷泉雕塑也被除数赋予了庄严肃穆、宏大精致的艺术特点,出现了许多艺术精品,如意大利许愿池由贝里尼设计的“海神”雕像,其雕像与水的结合已成为一代经典。 稍后出现的罗可可艺术风潮使水景的应用也逞上了柔美、旖旎而有些造作的特征。 这个时期的喷泉雕塑着重于女性、儿童、美人鱼一类的形象,即使是河神或者英雄形象也失去了应有的气概,水景的应用形式也显和异常柔美。 直到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兴起,受东方园林的影响,首先在英国开始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园林形式-----风景园,水景才开始回归其自然的风貌。

中国瓷器是怎么进入法国的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瓷器进入欧洲,并深受欧洲人的欢迎,成为今天欧洲王公贵族家庭必备的收藏品和日用品。 在中国瓷器的影响和启发下,欧洲的陶瓷工业蓬勃发展,在欧洲瓷器上永远流露着中国瓷器的影子,这着实让中国人引以为豪。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日欧洲各国陶瓷工艺百花齐放,已经形成了今天各具本国民族特色的工艺行业。 这些不朽的瓷器,直到今天仍记录与充实着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庄来的珍贵历史。 法国的陶器生产于14世纪开始,到17世纪,法国中部纳维尔的陶器生产受荷兰、英国等商船运来的大量中国瓷器的影响,开始模仿中国瓷器。 17世纪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殿的圣科德建立陶器工厂,并奉国王路易十四之命生产大小花盆及仿中国青花瓷器,以供凡尔赛宫使用。 18世纪,建立维西尼工厂,1753年工厂迁至塞佛雷斯,继承把玻璃质粉末混在陶土中,烧出软质瓷。 1768年在德国匠师的协助下,生产了第一件模仿德国的硬质瓷器。 1759年路易十四购买了一家陶器工厂,创建皇家陶器工厂,该厂以生产五彩缤纷的颜色釉而著名。 16世纪末,当中国浙江的龙泉青瓷在法国市场出现时,令法国人惊叹不已,整个法兰西为之轰动。 为赞誉它,人们用当时正在上演的欧洲名剧《牧羊女》的女主人翁雪拉同美丽的青瓷媲美,从此,“雪拉同”便成了龙泉青瓷的代名词。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