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众抗议政府解禁杀伤性战役机向第三国进口 (日本民众抗议核污水排海计划)

日本防守

新华社东京3月26日电(记者郭丹杨智翔)日本政府26日召开内阁会议,选择解禁日本与英国、意大利独特研发的下一代战役机向第三国进口。同一天,日本举办国度安保保证会议,修正《防守装备转移三准则》及其实施方针。这标记着日本防守政策再次出现严重转变,其间接向第三国进口武器的大门正式被关上。

今日,一些日本民众冒雨汇集在首相官邸前举办抗议优惠,抗议政府解禁杀伤性战役机向第三国进口。不少人高声吆喝着推戴武器进口!波动推戴成为抗争国度!请凝听民心!不要成为贩卖死亡的商人!

日本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在加入抗议优惠时说,日本宪法第9条规则,不能向海外贩卖武器。但当下的日本宪法正在一点点崩塌。向海外进口战役机这么关键的事,齐全没有通过国会审议,仅在执政党之间选择,这是在靠卖武器赚钱,而且齐全不会就此收手。即使他们如今宣称不会进口到抗争国度,但只需把战役机卖给美国,美国就会向以色列提供武器,结果还是一样的。

日本中止大军扩行为代表杉原浩司示意,这是初次将战役机进口到海外,而且是偷摸探讨选择的,是闹剧!

3月15日,日本执政联盟自民党和公明党上层举办谈判,就准许将日本与英国、意大利联结研发的下一代战役机进口到第三国一事达成分歧。依据两党协定,日天性够间接向第三国进口的武器仅限于正在联结研发的新型战机,进口对象国必定与日本签署过防守装备进口相关协定,同时不能正在出现抗争。目前曾经确定可以进口的对象国共15个,除联结研发国英国和意大利,还有美国、德国、印度、菲律宾等。(介入记者:李光正)


珍珠港这种军事重地,怎么会这么轻易的被日本偷袭得手?

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皇家海军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夏威夷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这个事件也被称为偷袭珍珠港或珍珠港战役。 事件过程11月26日,一支由六条航空母舰为主力的舰队在日本海军中将南云中一的指挥下离开日本开往珍珠港。 途上舰队保持彻底的电波静默。 除这六艘航空母舰外日本舰队还包括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 此外还有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只开到北太平洋等候。 12月7日早晨,该舰队的飞机轰炸了欧胡岛上所有的美军机场和许多在珍珠港内停泊的舰艇,包括那里的战列舰。 地面上几乎所有飞机被摧毁,只有少数飞机得以起飞和还击。 12艘战列舰和其它舰船被击沉或损坏。 188架飞机被摧毁,155被破坏,2403美国人丧身。 仅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爆炸沉没时就有上千人死亡。 这次战斗的第一炮和第一个牺牲者是美国一条驱逐舰对日本的一艘微型潜艇的攻击。 那艘微型潜艇被击沉。 日本一共出动了五艘微型潜艇,它们打算在空袭开始后对美国船只施放鱼雷,五艘船后来都被沉,其中只有四艘后来被找到。 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幸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国在二战中的第一个俘虏。 日本参加这次袭击的航空母舰是赤城号(旗舰)、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翔鹤号和瑞鹤号。 这六艘航空母舰一共可以装载441架飞机,其中包括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俯冲轰炸机和水平轰炸机,其中55架被毁。 这些飞机分两波攻击。 南云中将决定放弃第三波攻击而将主力撤回。 根据当事人报道和后来美国和日本军方发表的军事文件袭击珍珠港的过程如下: 3:42:一美国扫雷艇在檀香山港前发现一个潜望镜。 6:00:距珍珠港370海里的航空母舰企业号从370海里外派出18架侦察机飞往珍珠港。 6:10:南云中将得到攻击的命令后下令第一波起飞。 日本舰队此时位于欧胡岛北220海里。 6:20:第一波的183架轰炸机和战斗机起飞飞向珍珠港。 6:30:一艘美国供给船在珍珠港外发现一艘潜艇。 这个发现被传递给一艘美国沃德号驱逐舰,一架侦查机被遣往当地。 6:45:沃德号驱逐舰向潜艇发动攻击。 潜艇被击沉。 6:53:沃德号驱逐舰报告攻击潜艇。 7:02:位于欧胡岛北部的一个雷达站在岛被132海里处发现不明飞机。 7:10:雷达站向空防司令部报告发现不明飞机的消息。 7:15:攻击潜艇的报告到达美军司令部。 与此同时167架第二波日本飞机起飞。 7:20:美军空防司令部认为不明飞机是从大陆来的B-17轰炸机,他下令雷达站关闭。 7:40:第一波到达欧胡岛北岸。 7:49:第一波指挥官下达攻击令。 7:53:第一波指挥官向南云发送“虎!虎!虎!”的消息报告偷袭成功。 7:55—8:25:由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进行的第一波攻击。 7:58:美国海军向所有船只发出警告:“珍珠港受空袭,这不是演习!” 8:00:从美国大陆来的B-17轰炸机和从企业号起飞的侦察机同时到达珍珠港,但他们毫无准备,因此无法插手。 8:02:内华达号战列舰开始对从右舷攻击的飞机开火。 两架飞机被击落。 内华达号在尾部受一条鱼雷。 内华达号是唯一试图逃出珍珠港的战列舰,但它多次中弹后不得不在沙滩上搁浅以防止船沉没。 8:08:KGMB电台中止其节目号召所有军人回到他们的岗位上去。 8:10: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前部弹药库中弹爆炸,亚利桑那号在9分钟内沉没,80%船员阵亡。 8:12:夏威夷最高指挥官沃尔特·肖特向整个太平洋舰队和华盛顿报告:“与日本的战斗由一次向珍珠港的袭击开始。 ” 8:17:美国驱逐舰海尔姆号是第一艘开始对珍珠港内潜艇攻击的美国船只。 8:26:檀香山的救火队报告三人死亡和六人受伤(可能是被防空炮的子弹击中)。 8:39:一架水上飞机在港内发现一艘潜艇和对它开火。 8:40—9:15:轰炸机的攻击。 8:40:一艘美国驱逐舰与一艘日本潜艇相撞并开始投深水炸弹。 潜艇受伤后上浮。 一个地方电台报道日本空袭。 8:50:第二波攻击指挥官下攻击令。 8:54:第二波攻击开始。 54架轰炸机和78架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36架战斗机保护制空权。 9:00:一艘荷兰的远洋轮是第一个参加战争的同盟者。 9:15—9:45:俯冲轰炸机进攻。 9:30:港外和岛北的船只受到攻击。 从9:45开始:进攻减弱。 10:00:第一波飞机回到停在岛北180海里的舰队。 11:15:夏威夷总督在电台中宣布整个夏威夷领地进入戒严状态。 11:46:有人报告日军在欧胡岛登陆。 12:10:美国侦察机飞向岛北但未能发现任何敌机或敌舰。 12:40:夏威夷总督和美国总统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战时法并建立军政府统治。 13:00:日军飞行队队长与南云中将讨论进行第三波攻击的可能性。 13:30:南云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总督签署战时法。 袭击珍珠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暂时)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 山本五十六本人认为一次成功的袭击只能带来一年左右的战略优越性。 从1931年开始日本与中国交战,此前日本占领了满州。 从1941年1月日本开始计划袭击珍珠港以取得战略优势,经过一些海军内部的讨论和争执后从年中开始日本开始为这次行动做训练。 日本计划的一部分是在袭击前(而且必须在袭击前)中止与美国的协商。 到12月7日为止,日本驻华盛顿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与美国外交部进行很广泛的讨论,包括美国对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东南亚的反应。 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将它递交国务卿科德尔·赫尔。 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 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 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日子”的主要原因。 山本上将似乎同意这个观点。 在日美合拍的电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说:“我恐怕我们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 ”这句话山本本人可能从未说过,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确如此感觉。 实际上这篇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 乔治·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警告,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达。 在路上它失去了它的“紧急”标志。 袭击数小时后一个年轻的日裔美国邮递员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 背景日本从1941年中开始向东南亚的发展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安,十年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发展的不满顶多局限于递交外交抗议书,但1941年7月美国、英国和荷兰殖民政府对日本宣布禁止向日本运输战略物资,尤其是钢和石油。 这一步对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都有威胁,其目的是迫使日本限制它在东南亚的活动,回到谈判桌边。 罗斯福下令让舰队驻扎在珍珠港(由于它离日本比美国西海岸要近得多,因此它对日本是一个直接威胁)也是这个目的。 罗斯福认为这个决定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当理查逊上将对这个决定提出抗议时,他将理查逊解雇。 但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反应似乎只是加强了日本军方的决定,占领和利用这个地区。 日本的石油产量很小,而提炼的石油的储藏更少,因此禁运对日本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 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 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 他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主意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 日本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 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 日本海军内部有强烈的反对这样一个行动的力量。 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 1941年夏,在一次由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 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帝国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 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 直接结果就其战略目的而言,对珍珠港的袭击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它的结果远远超过了它的计划者最远的设想,在整个战争史上,这样的成果也是很罕见的。 在此后的六个月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足轻重。 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它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 长期影响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珍珠港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彻底的灾难。 事实上,计划珍珠港的山本上将本人预言即使对美国海军的袭击成功,它不会,也不能赢得一场对美国的战争,因为美国的生产力实在太高了。 日本的主目标之一是美国的三艘航空母舰,但当时没有一艘在港内:企业号正在返回珍珠港的路上,列克星顿号数日前刚刚开出,萨拉托加号正在圣地亚哥维修。 世界各地的海军和其他观察家都认为,将美国大多数战列舰创伤作废是这个战役的最大的成果。 没有了这些战列舰,美国海军只有依靠它的航空母舰和潜艇,实际上当时美国海军只有这些舰船了,而这些舰船也是抵抗和后来反击日本的主要力量。 后来证明将战列舰摧毁的作用远比预想的要小得多。 最重要的可能是珍珠港事件立刻将一个本来意见不齐的国家动员起来了。 它将美国团结起来,一起要战胜日本,它可能也是后来盟军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不论当时日本只是击中了修理蓬还是击中了航空母舰,对珍珠港的袭击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日本战败的命运。 历史意义这场战役是有历史决定性意义的。 由于日本未能击沉美国的航空母舰,它只有一个小的军事作用。 但即使日本击沉了美国的航空母舰,从长远角度上来看它还是不能帮助日本。 这次袭击彻底地将美国和它雄厚的工业和服务经济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轴心国在全世界的复灭。 此后盟军的胜利和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支配性地位都是由此及彼的。 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转折点。 但世界海军强国对这一点一直到后来珊瑚岛战役和中途岛战役后才明白过来。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 人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众说纷纭。 从战后所发现的资料表明,珍珠港事件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因此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 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9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8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 而且,在英国政府以及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总统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以免今后无法向盟国提供援助,而且这也会导致公众注意力转移,无暇顾及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这正好给罗斯福总统找到了一个报复日本在亚洲肆意扩张的借口。 当日军于1940年9月开始入侵印度支那北部时,罗斯福总统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 不久,他又实行航空燃料和润滑油禁运,声称这些物资只能出口到英国和其他西半球国家。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在思索,并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 日本军方,尤其是军队高层,自从在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对外交政策施加了很多恶劣影响。 同时,军队高层也是支持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延长在中国的战争,并进一步向亚洲南部进军,从而实现其能源自给的帝国梦想。 1940年夏天,公爵近卫文磨担任日本首相。 近卫内阁一方面默认军方在亚洲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与美国达成和解。 然而,近卫内阁授权军方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约,这使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赫尔无法在谈判中做出任何让步。 1940年冬季,英国跨大西洋能源供给线遭到德国潜水艇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因此越发关注事态发展。 1941年4月,德国攻占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并在克里特岛和北非重创英军。 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下令延长美国在大西洋的中立区,并将巡航线进一步向东延伸,以防止希特勒进攻。 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进一步增强该地区潜艇追踪和护航的力度,并调遣太平洋舰队增援大西洋舰队,美国因此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东京方面的政策这时也开始左右摇摆。 近卫内阁派亲美的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向华盛顿提出一些新的谈判要点,国务卿赫尔同意探讨这些计划,然而经过50次秘密会晤,最终仍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美国拒绝就细节展开进一步探讨,他们提出谈判只有在日本同意“四项原则”的条件下才能继续进行。 日本则认为这四项原则无疑是美国在谈判方面所设置的障碍,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石油储备的下降迫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令世人震惊的《日苏中立条约》,6月,德国开始攻打苏联。 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不会与苏联在伪满洲国边境地区发生正面冲突。 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 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秘密会谈,日本军方高层与近卫首相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 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 但是具体的期限并没有定下来,与美国的谈判仍在继续。 7月24日,在法国维希政府勉强同意之下,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的关键要塞。 26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 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 历史文件并没有说明罗斯福总统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 从罗斯福总统幕僚的备忘录来看,总统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 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 总之,这对于美国政府强硬派而言无疑是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如此政治环境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 历史学家赫伯特·菲思曾经这样写道:“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 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 对于美军而言,罗斯福总统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种失败。 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相对于拥有10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而言,美国航母只有区区3艘。 而且美国海军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 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 然而罗斯福总统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 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总统认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 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使日本大为震惊。 战后出版的一些历史记录表明,日本当时已经陷入绝望。 到1941年8月为止,日本石油储备只能维持日本陆军12个月、海军18个月。 9月份提前召开的御前会议将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10月近卫内阁倒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内阁首相。 11月5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促使犹豫不决的日本天皇对美宣战,除非在谈判最后一分钟取得外交解决的途径。 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法西斯狗急跳墙,孤注一掷 日本在谈判中佯装做出让步,表示同意立刻从印度支那撤军,然而日本一刻也没有放弃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战略,因此美日谈判举步维艰,然而与美国不断延期的谈判正好帮助日军部署完兵力。 11月26日,日本又在印度支那攻占了一些地方,国务卿赫尔对此极为愤怒,在谈判中要求日军完全从中国撤出。 而罗斯福总统与其幕僚则一直通过截取日军无线电信号,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 但他们并不知道日军将会在何时何地采取何种行动。 更糟糕的是,美国始终无法破译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密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争灾难,演绎了一场人间悲剧。 对于美国而言,不幸中万幸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日军偷袭的当天正好不在港内。 然而对于日本而言,偷袭珍珠港最终表明是一场更大的失败,它正好给主战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对日宣战的最好借口,他再也不用说服国会以保护英国和荷兰殖民地的名义向日本宣战,而本来对参战与否犹豫不决的美国人民也立即团结一致加入抗日行列。 【选自《世界博览》2005年第6期】

美国的珍珠港有多大,在美国的什么地方???

日本民众

珍珠港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军港。 位于夏威夷州瓦胡岛南岸,东距火奴鲁鲁约10公里。 面积89平方公里。 由3个深入陆地的海湾 组成,仅一窄口与大洋相通;湾内水深10-20米,通航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 港区掩蔽条件好,水域回旋余地大,为世界著名天然良港。 因水域内曾盛产珍珠而得名。 1887年美国获得在此建立加煤站和修船站的特权。 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后,开始兴建大型海、空军基地。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飞机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了重点改建和扩建,港区多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舰只;附近的海军造船厂建有大型干船坞,可制造和修理各类军舰。 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也是第七舰队军需物资供应地。 东有火奴鲁鲁国际机场和一个军用机场。 与火奴鲁鲁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 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美国的珍珠港60年前的今天,即1941年12月7日,日本利用美国的和平麻痹,成功偷袭了珍珠港,美国本土第一次落下敌国的炸弹,美国也因此正式向日本宣战。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这一天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就与以前不同了。 一、日军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场的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从总体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和范围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一开始就是两个势均力敌的军事集团的全面对抗和大打,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则是野心大、实力小,相应地,它们发动的战争是沿着由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在东方和西方的两个战场分别展开的。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大战在西方展开,经过1941年苏德战争使欧洲战场达到最大规模;日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战争开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大战在东方爆发, 1941年12月7日袭击珍珠港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实施“南进”,向东南亚发起全面进攻,打败了美、英、荷属东印度在远东的30多万军队,相继占领泰国、马来亚、缅甸、菲律宾、荷属东印度、香港和西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夺取了3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这一地区的1.5亿人口和丰富的战略资源,亚太战场全面展开。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二、日本为什么选择珍珠港?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严重妨碍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 由于中国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致使日本久陷“中国泥潭”,其大陆政策随之逐渐破产。 法西斯德国的节节胜利和《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给日本注射了一剂强心针,为了摆脱困境,日本企图以海洋政策的胜利来挽救大陆政策的失败,因而决定推行南进战略。 面对日本为夺取美、英、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准备行动,美国为维护其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利益,对日本采取了若干限制措施。 特别是1940年5月,为遏制日本的进一步扩张,美军太平洋舰队从美国西海岸移泊珍珠港,以此为基地在太平洋活动。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东距美国西海岸2090海里,西距日本3200海里,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经营已久的主要基地,也是美国和远东、西太平洋之间的海上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太平洋心脏”之称。 珍珠港内水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水深12到18米,可同时停泊约500艘大小舰船。 基地内设施配套,装备完善,有军港、机场、航空站、油库、弹药库和修船厂等13处军事设施。 这个被麦克阿瑟称作“最强大的基地”的珍珠港,的确成为了日本南下的心腹之患。 后来一手导演了偷袭珍珠港事件的日本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国海军主力已经进至夏威夷,对日军南进造成严重威胁,若开战之初不予以摧毁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舰队不断加强,日本海军将难以取胜,这会极大地影响日本南进战略的实施。 但如果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起攻击,用舰载航空兵摧毁或者瘫痪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大型舰船和飞机,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和参战,从而夺取战争初期的制海、制空权,就能保证日本南进的翼侧安全。 而且,如果在开战之初就能击沉珍珠港的美军主力舰队,也能挫伤美国海军及美国人民的士气,消除美国依托航空母舰对日本国土、特别是对日本首都及其他大城市发动突然袭击的可能。 因而,随着日美矛盾的日趋激化,日本最终决定对美开战时确定的首要打击目标就是――珍珠港。 三、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战略抉择是正确的吗? 1941年12月7日,日军以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3艘潜艇和8艘油船组成突击编队,利用104架舰载水平轰炸机、135架舰载俯冲轰炸机、40架舰载鱼雷机和81架舰载战斗机对美军太平洋舰队的珍珠港基地进行突然袭击。 整个行动持续了约2小时,日军共投掷鱼雷40枚,各种炸弹556枚,计144吨,以死伤200人、损失飞机9架和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炸沉、炸伤美军各种舰船21艘,其中战列舰8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3艘,约占在港大型舰艇总数的50%;击毁美军飞机311架,约占飞机总数的70%;美军死伤3681人之多。 太平洋舰队只有4艘航空母舰和其他22艘舰船因执行任务不在港内而逃脱厄运。 从军事战略来讲,日本的偷袭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在美日之间必有一战的情况下,面对具有巨大经济实力和战争潜力的美国,只有趁其战争机器还没有完全开动起来之前,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击其现有的军事力量,日本才有可能赢得战争的主动权。 日军偷袭珍珠港就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的,它使美海军太平洋舰队遭受灭顶之灾,丧失了战斗力,瘫痪达半年之久,日本趁美军还未恢复元气之机,在太平洋西部和西南部顺利地实施进攻。 但从大战略来讲,它又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作为一个深受 “实用主义”思想影响的国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的“和平”呼声高涨,即使是拥有巨大威望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不能扭转。 但珍珠港事件激发了美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情绪,在国内风行一时的反对美国参战和抗议政府扩充军备的呼声倾刻间灰飞烟灭。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赫尔后来回忆道:“日本人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袭击了珍珠港。 然而,这次突然袭击立刻使美国人民团结了起来。 因而这也是日本人的失策。 ”陆军部长史汀生也说,由于珍珠港事件,“美国‘举棋不定’的状态终于消失了。 ……正因为这个,使我们美国人民团结起来了。 ”此后,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将其全部的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空前壮大,它给正在同法西斯浴血奋战的各国人民以更大的胜利希望,这也注定了日本最终失败的命运。 四、启示:有备无患,忘战必危。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受“孤立主义”思想的制约,国内一直反对政府扩充军备和参战,因而美国在太平洋上对日本一直奉行一定规模战争实力与巨大战争潜力相结合的有限威慑战略。 美国希望在这一战略的作用下,通过绥靖日本缓解美日矛盾,避免与日本发生战争。 但适得其反,它恰恰使日本的侵略扩张气焰更加嚣张。 同时,美国国内普遍认为,本国国力雄厚,日本不敢贸然发动战争;驻瓦胡岛美军低估了日本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缺乏警惕,疏于防范,尽管美日关系已日趋紧张,但仍照例周末放假;而太平洋舰队想当然地认为由于珍珠港水浅,日军不可能从空中实施鱼雷攻击,未对大型舰船设置防鱼雷网……可以说,战争准备很不充分。 在日军偷袭行动开始之前和之后,美国军政两方通过多种途径,均收到日军可能对美发动进攻的情报,但未能引起重视;珍珠港美军多次发现日本潜艇逼进,但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后来发现大批飞机抵进珍珠港,又误认为是己方飞机,未予重视。 这一系列疏忽大意,致使美国造成了错误的战略判断,从而遭受了建国以来最重大的损失和最深刻的教训。 世界大战的危险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世界并不太平。 今天,重温这一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助于我们缅怀历史,思考现实,把握未来。

找人帮做一份研究性学习!最好不要转载的!高分!追加100%

这是关于2战的研究性学习网站,里面有具体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各种关于二战的网站资源,下面是我摘取的一小部门文字德国吞并奥地利 奥地利和德国一样,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国家。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两国出于不同的目的,都有合并的意图。 但是,《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严禁德奥合并。 纳粹党上台以后,希特勒曾经打算利用扶植奥地利纳粹党的办法,鼓励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 1934 年 7 月,奥地利纳粹党徒发动武装叛乱,虽然刺杀了奥政府总理,但还是遭到镇压,未获成功。 1936 年,迫于纳粹德国的淫威,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和德驻奥公使巴本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和一份公报。 由此,奥地利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主权国家,但其内政和外交已经基本上被德国控制了。 这一举动,没有受到西方大国的制裁。 希特勒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决心完全正式吞并奥地利。 而且,他认为英法不会因此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同时,由于意大利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已经消耗了很大力量,已经无力再与德国争夺奥地利了。 1937 年 11 月意大利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后,意大利正式宣布放弃奥地利,它的注意力已经转到地中海和殖民地上去了。 这样,德国加快了吞并奥地利的步伐。 1938 年 2 月 12 日,希特勒约见许士尼格,要他签署一份奥地利完全听命于德国的议定书,并命令他在三天之内答复,否则要进军奥地利。 奥地利在德军压境的威胁下,被迫作出了释放纳粹罪犯,任命纳粹头目为内政部长的让步。 但希特勒还不满意。 许士尼格从英法那里得不到支持,无可奈何地准备在 3 月 13 日让全体公民投票决定国家的前途。 希特勒闻讯后大怒,命令德军准备对奥地利发动进攻。 3 月 11 日,许士尼格下台,纳粹党徒赛斯—英夸特上台组阁。 次日凌晨,德军开进奥地利。 13 日,德奥签署《关于奥地利和德国重新统一法》,德国正式吞并了奥地利。 奥地利的七百多万人民成为希特勒统治的臣民,为希特勒发动大战增加了兵源。 涅维尔·张伯伦 1869 — 1940 ,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 生于伯明翰市,毕业于伯明翰大学。 1915 年任伯明翰市长。 1918 年当选下院议员。 历任邮电、卫生、财政大臣等职。 1937 年起任首相。 任内全面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承认墨索里尼侵占埃塞俄比亚,默许希特勒吞并奥地利。 尤以 1938 年三次求见希特勒、策划慕尼黑阴谋而臭名昭著。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 1940 年 4 、 5 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张伯伦受到强烈谴责,黯然下台,不久病卒。 著有《演讲集·为和平奋斗》。 达拉第 1884 ~ 1970 ,法国总理、激进社会党领袖。 1918 年任众议员。 历任殖民、公共工程、外交、国防等部部长。 1927 年当选激进社会党主席, 1935 年曾参加法国人民阵线。 1938 ~ 1940 年出任总理期间,追随张伯伦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1940 年法国败亡之际,因主张在北非继续战斗,被占优势的投降派排挤出政府。 后被贝当卖国政府逮捕,先后监禁于法国、德国和奥地利。 大战结束后返国。 1946 ~ 1958 年任国民议会议员,反对冷战政策。 1957 年当选激进社会党主席。 1958 年反对戴高乐执政,后退出政界。 1938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节录) 你们知道,为了执行这一争执,我已做了一个人所能做的一切事情。 在我访问了德国以后,我明确地认识到,希特勒先生是如何觉得他一定要维护其他德意志人的利益的,他对于德意志人的抱怨情绪未能消弭而感到愤怒。 他曾私下告诉过我,苏台德的德意志人的问题解决以后,德国在欧洲就不再提出领土要求了;昨天晚上,他又重申了这一点。 只要和平还有一线希望,我决不放弃和平的希望,也不放弃争取和平的努力。 …… 我们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无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去卷入一场战争。 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 我本人从灵魂深处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 国与国之间武装冲突对我来说像一个恶梦。 但是,如果我确信有什么国家果真要用武力的恐怖来统治世界的话,那我当然认为应该对它进行抵抗。 因为在这种统治之下,凡是相信自由的人都会觉得生活已变得毫无价值了。 然而,兵凶战危,在我们开战之前,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地认识到:确实有一些重大问题已发展到了危险关头;在权衡一切后果之后,号召大家为维护这些重大问题的利益而不惜一切风险,是不可抗拒的事。 就目前来说,我要求你们竭力保持镇静,拭目以待未来几天的事态发展。 只要战争还没开始,总是有希望防止它爆发的。 你们知道,我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到最后一刻。 1939年3月8日希特勒在德国军界、经济界和纳粹党的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节录) 德国人民的现实问题是保证自己拥有为他们的繁荣所必需的原料来源。 此外,为了使德国人民享有这个繁荣,应当彻底消灭他们的敌人:犹太人、民主政体和“国际列强”。 只要这些敌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还有一点儿残存的势力,它们也将威胁德国人民安然生存。 因此,布拉格的情况是不能容忍的。 另外,布拉格作为通向原料的门径也是必需的。 据此,已经下达了命令,要求在几天之内——不晚于 3 月 15 日——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军事占领。 然后轮到波兰。 我们不必考虑那里会有猛烈的抵抗。 为了保证以波兰的农产品和煤供应德国,德国对波兰的统治是必要的。 至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它们当然属于德国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间。 毋庸置疑,波兰的垮台和给予一定的压力将使它们就范。 那时,我们就会完全控制它们大量的农业和石油资源。 可以说,南斯拉夫的情况也是如此。 这就是 1940 年以前将要实现的计划。 到那时,德国将是不可战胜的。 到 1940 年和 1941 年,德国将一劳永逸地,对自己的宿敌——法国进行清算。 这个国家将从欧洲的地图上抹掉。 英国是一个遭到民主政体削弱的老朽而虚弱的国家。 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并且得以支配英国在全世界的财富和领地。 这样,在第一次按照新的观念统一了欧洲大陆以后,德国将着手执行整修历史上最伟大的战斗行动:我们将以英法两国在美洲的领地为基地,同美国的“犹太金元大王”进行清算。 我们将消灭这个犹太人的民主国家,而犹太人的鲜血将同金元混杂在一起。 尽管今天美国人还能侮辱我们的人民,但是总有一天——尽管很晚——他们要为曾经针对我们而说的每一个字而痛苦地懊悔。 1939年3月19日法国驻德大使致德国外长的报告(节录) 欧洲地图最近又一次被迫改变,对于德国非常有利。 ……德国发行纸币的基金来源已经完全枯竭,而现在取得了捷克纸币发行银行的大部分黄金和外汇。 对于一个完全失掉国际支付能力的国家来说,这样获得的款项是一笔很可观的补充金额。 更重要的是德国在占领斯科达兵工厂后,同时又得到大量品质优良的军事物资。 这个全世界著名的兵工厂不仅供应捷克斯洛伐克,而且供应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由于这一事实,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军事实力便大大减弱了。 在这里我只是提醒一下:斯科达同时也为我们制造飞机上的发动机。 德国不费一兵一卒,除了遇到少数抗议之外竟无阻碍地得到了一千万人口,彻底改变了欧洲的结构,并且建立了一个军事机构,使欧洲在紧要关头不得不一再顺从德国的要求。 这种成就,即使头脑最冷静的人也确实不能不为之目瞪口呆。 ……明天德国便可能采取在奥捷已经成功的办法,来对付罗马尼亚和波兰,迫使他们作出选择:或者是使和平居民遭受屠杀,不设防的城市遭到破坏,或者是付出重大代价,屈辱地接受德国的条件。 同时,我们不得不这样假设:德国在未来完成其向东方发展的广泛计划以前,也可能转过身来对付西方列强。 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 面对纳粹德国咄咄逼人的攻势,苏联希望同英法改善关系,牵制德国。 但是,长期的隔阂使得双方一时无法取得信任。 慕尼黑协定签署后,德国并不满足, 1939 年 3 月 16 日,德军吞并了斯洛伐克。 同一天,希特勒宣布在原先的捷克斯洛伐克仅剩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建立一个“波希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全面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已经昭然于天下了,一时间,欧洲上空战云密布。 当时,稍有头脑的人都很清楚,只有英法同苏联联合起来,才能遏制希特勒的侵略。 一些在野的政治家,如英国的劳合·乔治、丘吉尔和法国的赫里欧等人,都积极呼吁政府尽释前嫌,同苏联结盟。 由于推行绥靖政策屡屡失败,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英国张伯伦政府和法国法拉第政府也不得不改变了一点态度,开始同苏联接触。 同时,虽然由于慕尼黑协定的影响,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感增加,但苏联领导人还是愿意同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 苏联领导人希望通过同英法结盟构成一个集体安全体系,防范纳粹德国。 1939 年 4 ~ 8 月,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 1939 年 4 月 14 日,英国首先向苏联提出,鉴于英法已经在前一天向波兰和罗马尼亚提供了安全保证,因此,苏联也应该发表一项声明,公开承诺一旦苏联的任何欧洲邻国遭到侵略并进行抵抗,如果它希望得到苏联的援助,苏联将随时提供援助。 同时,法国也向苏联提出建议,希望两国以互换信件的方式补充 1935 年的法苏互助条约,规定法苏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因援助波兰或罗马尼亚而同德国发生战争时,对方都要立即予以援助和支持。 从英法的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希望苏联承担更多的责任,如英国自己只对波兰和罗马尼亚提供安全保证,却要求苏联对它的所有欧洲邻国提供安全保证,很显然,是不公平的。 3 天后,苏联提出自己建议。 主要包括: (1) 英法和苏联缔结 5 ~ 10 年的盟约彼此承担义务,一旦欧洲发生针对该三国中任何一国的战争时,立即互相给予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可能的援助; (2) 三方约定,在发生针对分布于波罗的海与黑海之间同苏联接壤的东欧国家的侵略时,也要给予这些国家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可能的援助。 当时,直接遭受德国侵略威胁的法国对苏联的建议持比较肯定的态度,而英国的态度却不太积极,迟迟不作出反应。 直到 5 月 8 日,英国才向苏联提出了单方面要求,要求苏联政府承诺:如果英国和法国因履行它们对波兰、罗马尼亚和希腊等国的义务而卷入战争,苏联立即予以一切援助。 这遭到苏联政府的拒绝。 双方尽管一直在协商,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7 月 9 日,苏联提出双方应该立即着手进行军事谈判。 英法虽然表示同意,但不太积极。 英法派了各自地位不高的代表乘船前去苏联谈判,英国代表甚至连签约权都没有。 8 月 12 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 ( 即国防部长 ) 伏罗希洛夫元帅率团同英法代表开始谈判。 苏联认为,因为苏德之间没有共同边界,一旦发生战争,苏联军队就有必要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的领土。 但是,波罗两国坚决反对苏军过境,英法也没有表态支持。 8 月 21 日,谈判以失败宣告结束。 在谈判过程中,英法方面,特别是英国政府只是想利用同苏联的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使它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同时牵制苏联,避免德苏接近。 苏联政府看到英法显然没有诚意,深恐遭到算计,加上对慕尼黑阴谋记忆犹新,于是最终放弃了构筑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转而改善同德国的关系,希望以此避免首先遭到德国的侵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和德国政府从加强苏德间和平事业的愿望出发,并以 1926 年中立条约的基本条款为基础,达成以下协议: 1. 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 2. 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以任何支持。 3. 缔约双方政府今后将彼此保持联系,以便对他们共同利益有关的问题交换情报,进行协商。 4. 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的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5. 如果缔约双方间在某种问题上或其他问题上发生分歧或抵触时,缔约双方应当只通过和平方法友好地交换意见,或者必要时设立调解委员会,以便解决这些争端或抵触。 6. 本条约有效期为十年。 除非缔约一方在期满前一年通知废止,否则本条约被认为自动延长五年。 7. 本条约应尽早批准。 批准书应在柏林互换。 本条约签字后立即生效。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全权代表维·莫洛托夫 德国政府全权代表冯·里宾特洛甫 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公布了以下这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附加议定书,苏联则否认其存在。 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双方下面署名的全权代表在绝密的情况下就确定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界限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达成以下结论: 1. 属于波罗的海国家 ( 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 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 在这方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2. 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如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那累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 维持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是否符合双方利益的需要,以及这样一个国家将如何划界的问题,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3. 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它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 德方宣布它在政治上对该地区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4. 双方将视本议定书为绝密文件。 慕尼黑协定 (即《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 (节录) 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考虑到苏台德领土割让给德国在原则上已达成协议,同意于有关上述割让的下列条款和条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措施,并且通过本协定它们对保证履行本协定所必要的步骤各应负其责任: 一、撤退将在 10 月 1 日开始。 二、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同意从领土上撤退应于 10 月 10 日完成,不得破坏目前存在的任何设备,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不得损害上述设备。 三、关于撤退的条件,应由德国、联合王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等所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制定细节。 四、自 10 月 1 日起,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在附图所标出的四块领土,将由德国军队按照下列次序加以占领…… 其余德意志特征最突出的领土将由上述国际委员会迅速确定,并由德国军队在 10 月 10 日占领。 五、第三款所指国际委员会将决定应举行公民投票的领土,该项领土在公民投票未完成前,应由国际机构占领。 同一国际委员会将确定举行公民投票的条件,以萨尔公民投票的条件为基础。 国际委员会并应指定举行公民投票的日期,这一日期将不迟于十一月底。 六、边界的最后确定将由国际委员会完成。 该委员会也将有权在某些例外情况下,严格地从人种学来确定有些地区可不必举行公民投票予以移交,向四国即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和意大利建议作出非主要的变动。 七、应有自由选择迁入或迁出被移交领土的权利,选择权应在本协定签订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 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本条约签字之日起四个星期内将从其军队和公安部队中解除任何希望解除的苏台德德国人的职务,并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在同时期内释放因政治罪行而在服徒刑的犯人。 1938 年 9 月 29 日订于慕尼黑。 阿道夫·希特勒爱德华·达拉第 内维尔·张伯伦本尼多·墨索里尼 我国史学界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一些学术观点 我国史学界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性质和后果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一、性质。 1. “革命妥协”说。 刘士田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打破帝国主义包围,粉碎帝国主义阴谋的革命妥协”,“它与列宁主义的外交原则:既考虑苏联的国家利益又考虑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利益是不相违背的” ( 刘士田《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布列斯特条约比较》 ) 。 王芝也认为这个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 ( 王芝《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 ) 。 2. “绥靖”说。 帅桥昌认为:“苏联与德国缔结条约是真正的祸水西引,实行了比英法更甚的绥靖政策” ( 帅桥昌《又一种绥靖》载《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5 年 12 期第 47 页 ) 。 沈志恩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慕尼黑协定》的区别仅仅在于,英法牺牲了捷克和自身利益,而苏联得以强行恢复了 1913 年的俄罗斯帝国疆界” ( 沈志恩《 1939 ~ 1941 年苏德关系剖析》 ) 。 孙红旗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 ( 孙红旗《苏联与绥靖政策》 ) 。 3. “分赃”说。 徐炽庆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桩大国之间带有分赃性质的秘密交易” ( 徐炽庆《从列宁的对外政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江西师大学报 )1984 年第 4 期 ) 。 陈海燕也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大国宰割小国的预分赃合同” ( 陈海燕《从布列斯特到莫斯科——综论战前苏德关系》 ) 。 4. “同盟”说。 王斯德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成了事实上的同盟条约” ( 王斯德《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一九三九·八 ) 》 ) 。 二、后果。 1. “有利”说。 王芝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争取了对苏联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使苏联赢得了为战胜侵略者所必需的 22 个月的时间”,并使日本“在国际上更加陷入孤立”,“对苏联人民及世界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更有利” ( 王芝《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 ) 。 李安启认为:“苏德条约的签订,不仅打破了英德勾结起来反对苏联存在的企图,而且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盟约和战线,使苏军在军事上避免了两线作战” ( 李安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再研究》 ) 。 2. “利大于弊”说。 赵纯海在他的文章《也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中指出该条约利大于弊,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高明振也认为:“我们既要看到苏德条约的积极作用,又要如实地分析客观存在的消极后果。 但是两相比较,权衡利弊得失,尽管条约给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以及苏联本身曾经暂时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但……积极的作用是根本的,主导的” ( 高明振《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几点看法》,《世界史研究动态》 1984 年第 4 期 ) 。 3. “弊大于利”说。 薛龙根认为条约弊大于利、过大于功,尽管条约为苏联赢得了一年多的备战时间,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它由此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 如“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大大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威信”,“给国际共运造成了分裂,损害了各国党的威信,破坏了开始形成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自己丧失警惕,使苏联在卫国战争初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 薛龙根《过大于功弊大于利——也谈苏德条约》 ) 。 4. “不利”说。 王斯德认为条约消极作用很大,理由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苏联的手脚,不利于充分利用帝国主义矛盾,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推迟世界大战的爆发”。 “模糊了苏联和世界人民的认识,不利于推动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 王斯德上文 ) 。 黄宗祥、李昌德等人也著文指出相似的观点。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德军侵略波兰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航空兵突然袭击了波兰各主要机场和交通枢纽等战略目标,同时地面部队迅速突破波军防线。 当时,德军的快速兵团在优势航空兵的支援下,从南北两个方向实施向心突击,力求迅速歼灭波军主力,在波兰的西方盟国英法作好进攻准备之前一举消灭波兰。 侵波德军包括两个集团军群,共 62 个师,其中有 7 个坦克师和 4 个摩托化师,总兵力达 160 万人,武器装备有 2 800 辆坦克、 6 000 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大约 2 000 架飞机。 “北方”集团军群辖第 3 、第 4 集团军,由 F ·博克上将指挥,部署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由第 1 航空队负责支援;“南方”集团军群辖第 14 、第 10 、第 8 集团军,由 G ·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部署在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由第 4 航空队负责支援。 面对强大的德军,波兰仍以陈旧的战略战术应战,企图以国境防御战牵制德军,掩护军队总动员,并为英法完成进攻准备争取时间。 当时,波军可以出动的总兵力大约有 39 个步兵师、 11 个骑兵旅、 3 个山地步兵旅、 2 个装甲摩托化旅和 80 个民防营,共约 100 万人,主要装备有 870 辆轻型或超轻型坦克、 4 300 门火炮和迫击炮, 400 余架老式的作战飞机。 波兰统帅部把主力部署在波德、波捷边境纵深不大的地区内,幻想由英勇的波军骑兵对付德军的坦克,同时寄希望于盟军的援助。 战争开始后,波军的动员和调动陷于困境,而英法对德宣战后,又迟迟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波军骑兵虽然作战勇敢,但血肉之躯毕竟难以抵挡德军的坦克。 德军长驱直入,直逼华沙,波兰政府流亡罗马尼亚。 9 月 17 日,苏军进占波兰东部地区,波兰失去了可以坚持抗战的后方。 被德军围困的华沙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顽强战斗 20 天。 28 日,华沙失陷。 10 月初波兰军队停止抵抗。 在德波战争期间,波军亡 6.63 万人,伤 13.37 万人,被俘近 42 万人;德军亡 1.06 万人,伤 3.03 万人,失踪 3 400 人。 在这次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使用了闪电战术,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快速突击的威力;后来,德军在侵略西欧、北欧以及苏联的战争中屡屡采用闪电战术。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德国进攻波兰后, 1939 年 9 月 17 日,苏联出兵波兰东部。 9 月 28 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了第二个瓜分波兰的秘密协定,规定:波兰东部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共约二十多万平方千米、一千三百多万人口划归苏联,波兰西部的十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和大约二千二百万人口归属德国。 1939 年 11 月 26 日,苏联在苏芬边境制造了一个所谓的“玛依尼拉村庄事件”,指责芬兰军队挑起边境冲突。 11 月 30 日,苏联军队大举进攻芬兰,芬兰军队进行了英勇抵抗。 1940 年 3 月 12 日,芬兰政府被迫同苏联签订割地条约,苏联从芬兰手中取得了 47 760 平方千米的土地,这样,苏联的西北部边界大大向西推移,但苏联军队也为此付出了死亡 126 875 人、负伤 264 908 人和失踪 39 369 人的惨重代价。 在此期间,苏联又迫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与其签订互助条约,获得了在上述三国设置军事基地和驻兵的权利。 1940 年 5 ~ 6 月,苏联以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三国破坏互助条约为借口,出兵占领了三国。 1946 年 6 月 26 日晚,苏联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罗马尼亚割让比萨拉比亚和北部布哥维纳两地,罗马尼亚向德国求援,遭到拒绝。 德国和意大利还对罗马尼亚施加压力,罗马尼亚只得答应了苏联的要求。 7 月 1 日,苏军迅速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部布哥维纳。 不久,上述两地合并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入苏联。 这样,苏联最终完成了“东方战线”的建设。 德军对英国的空中侵略 (不列颠之战) 1940 年 6 月,德军占领法国; 7 月,德军就制定了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作战计划,企图通过轰炸夺取制空权,以保障顺利登陆。 为此,德国空军准备了大约两千四百架作战飞机,用于进攻英国。 8 月 12 日,德军飞机开始对英国进行空袭。 此后,空袭规模一天天增大,重点轰炸英国沿海空军基地、海军舰艇和飞机工厂。 英国应战的战斗机只有七百架左右,但是,英国拥有刚刚发明不久的雷达,利用雷达,英国建立起由战斗机、高射炮、雷达、探照灯和拦阻气球组成的严密的防空体系;适时组织截击,运用正确的战术,以少量兵力抗击大机群的入侵。 9 月 7 日起,德空军开始对伦敦实施昼夜轰炸,企图迫使英空军为保卫伦敦而与其决战,同时破坏英国的战斗潜力,动摇其战斗意志。 9 月 8 ~ 15 日,双方接连进行大规模空战,英战斗机英勇抗击,德轰炸机损失严重,德军始终未能取得制空权。 10 月中旬,德军决定放弃“海狮”计划。 后来,德军为进攻苏联将空军东调,才最后停止了对英国的轰炸。 德军飞机对英国的轰炸虽然造成了不少平民的伤亡,但是对英国工业生产的破坏却并不显著,英国的航空工业可以一直不断地向英国空军提供战斗机。 德空军损失很大。 据英国官方战后公布,在 1940 年 7 ~ 10 月,英军共击落德机 1 733 架,而英国自己只损失了 915 架飞机。 德军的作战意图始终未能实现,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困境。 法国的溃败 5 月 14 日,德军以重兵突破法比边界的色当要塞,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国。 又突破法军总司令魏刚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仓卒建立的魏刚防线。 意大利于 6 月 10 日向英法宣战,出兵攻打法国东南部。 14 日,德军占领了不设防城市巴黎。 21 日,占领了卢瓦尔河以北整个地区。 22 日,法国投降。 北部及西南部由德军直接占领,其他非占领区由贝当建立傀儡政府统治,因首都设在维希,也称维希政府。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